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宪法,厚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国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新时代十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我国地表水Ⅰ至Ⅲ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提升了23.3个百分点,达到84.9%,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持续保持双增长,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一组组数字变化的背后,是一个个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现实写照与切身体验,神州大地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山川更加秀美壮丽,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今中国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兴则文明兴。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形式都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与能量;对人类来说,自然界还是文化与文明创造的基础源泉与制约因素。每个民族基于特定地理生态环境的生存空间是孕育文明的摇篮与基础。文明的兴衰更迭,都与自然生态的好坏有着高度的耦合与关联。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人的自然属性进而是社会属性,都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多元文明,但同时,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基于文明发展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由此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文明的延续。
纵观古今中外文明的发展历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为文明的发展和兴盛提供生态系统支撑,即以自然资源利用为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支撑社会组织结构及其活动的生成与发展。于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往往能促成文明的兴盛。考古研究表明,中国古代的黄河流域文明、幼发拉底河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恒河流域文明、尼罗河的埃及文明等文明形态的兴起与兴盛,都与当时生态环境的良好密切相关。此外,中国的“文景之治”“贞观、开元盛世”等,都是生态环境良好、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尤其唐代开创了审美性的、隽永的流传至今的“唐诗”,大量诗歌的优美意境正是依托于当时的良好生态环境而创作的。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俯拾皆是的优美诗篇,以文字描绘的或雄浑廓远或清新明丽的自然意境令人追慕不已,成为融入中国人血脉的文化基因,至今广为传颂。
反之,生态衰则文明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美索不达比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储藏库。”在总结了人向自然索取的教训后,他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料的结果,但是以后和再以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在我国,植被稀少,土壤贫瘠的黄土高原、太行山脉,曾经也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水草丰美之地,并由此孕育和发展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但是由于后来的毁林开荒,过度砍伐,致使这些地方水土流失,生态恶化,沟壑纵横,唐代中期以后黄河流域逐渐丧失了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发展滞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乱砍滥伐致使水土流失,导致孔雀河改道而废弃衰落;而在历史上曾经璀璨的一些古文明如玛雅文明等,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犹如划过星空的流星,早已消逝在历史的尘烟之中……这些历史教训深刻昭示了人类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的依存关系,时刻警醒着现代人类社会对发展道路的抉择与取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新时代开启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上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要实现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极大丰富,还要实现天蓝、土净、山青、水绿的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为此,我们应在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
持续实施蓝天碧水净土行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从城市到农村,从江河湖海到巍巍青山,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加大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快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调查、观测、评估。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拯救力度。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严格防控外来入侵物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推进重点区域协同立法,探索深化区域执法协作。强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宣传普及。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加快发展气候投融资,在环境高风险领域依法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全面实施环保信用评价。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推动长江、黄河等重要流域建立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森林、草原、湿地、沙化土地、海洋、水流、耕地等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格局。加大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
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建立生态文化体系,将培育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传递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唤起向上向善的生态文化自信与自觉,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坚持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中华生态智慧创造性发展。悠久并传承至今的中华文明,饱含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智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这种智慧的集中反映,成为中华民族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道法自然的民族基因,并使中华文明在2000多年的农业文明中,整体上维护了人与自然和谐、动态的平衡。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里,不仅有由儒释道构成的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文化主流精神,也有各个民族千百年来基于地理环境的丰富性和差异性,采取抱朴守拙、顺天应时、敬畏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生存理念,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凝结形成的千姿百态的适应性生计模式,由此衍化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生态文化体系,守护着中华大地的锦绣山川,它们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这些宝贵资源是新时代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文化动力。
总之,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都有赖于大自然——大地母亲的厚德载物。唯有平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道法自然,和而不同,圆融万物,才能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就,也为世界上那些正为实现现代化发展而进行道路抉择的国家提供中国智慧与实践依据。
(作者系米兰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ILAN SPORT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