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李金明:传承保护独龙族非物质文化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1/2/1 9:12:43|点击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接见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时指出:“你们的演唱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56个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我们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我今天来看你们,就是要表明党中央是支持扶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承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行为特征。独龙族非物质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有机组成之一。

  几个世纪以来,独龙族聚居的独龙江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闭塞,远离于中国与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边缘地带,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外界的干扰和联系甚少。封闭的居住环境,对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曾经起到一种屏障的作用,使独龙族传统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代代相传。而在当下,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踏上了飞速发展之路。随着全球化和文化多元一体化,“大山”不再成为了独龙族文化的保护伞,山门打开,携带各种思想,各种文化的人,潮水般涌入独龙江,不断地冲击着独龙族传统非物质文化,独龙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陷入困境:

  一是文化传承系统被打破。以前,火塘、祭祀场所、田野是独龙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场所,夜晚是文化传承的最好时机。独龙族文化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下自然传承。但随着商者、学者、游客等携带不同文化素质者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地人的头脑,人们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人们开始追求“时髦”,不愿聆听父母讲故事。文化传承方式逐渐被打破,文化传承面临严峻的问题。

  二是“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影响文化的传承保护。独龙族没有文字,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靠“口”和“耳”,言传身教的古老方式,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达到文化传承之目的。女儿随母亲学习纺织、采集、家务,儿子随父亲砍地、烧山、打猎、捕鱼。不定时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日积月累地传授,后辈们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学会适合生产生活的各种技能和知识。这种无文字的“口耳”相传的方式,显得软弱无力,无立足之地,严重地影响了文化的传承延续。

  三是经济贫困造成文化自信心的回落。2018年,独龙族整族脱贫,“千年一步跨越”到幸福的小康社会。但是独龙族过去长期生活在封闭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生活极度贫困。由于极度贫困,传统文化也没有带来经济效益,从而怀疑固守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失去信心,进而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

  四是新老两代人“代沟”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文化的传承需要有对象,没有接受的对象,文化就无法传承延续。极少数独龙族老人至今仍然守着他们的传统,视之为“命根子”。而新一代的独龙族青年人,对自己民族的“传统”不屑一顾,漠不关心,追求现代的物质和精神享受。新老两代人的思想代沟和对自身文化的不同认识和理解,阻碍着独龙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

  五是传统生计方式消失其相关知识也消失殆尽。采集、狩猎、捕鱼曾经是独龙族传统的生计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这些传统生计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之需要,必须弃之。随之带来了相关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知识也相继消失。

  六是保护意识淡薄导致文化的迅速消失。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有很强烈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就会有很强烈的保护意识。在强大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不会动摇其固有的坚定信念。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面临着转型与重构的问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诸多少数民族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质认识模糊不清,心理没“底”,甚至出现“族籍迷失”现象。独龙族文化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而淡化了保护意识,甚至不知要保护什么。

  基于以上原因,独具特色的独龙族传统文化正在消亡。独龙江因独龙族居住而显得独具特色,闻名于世,独龙族文化消失了其特色将随之消失。当今社会,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是民族发展之需要,是历史的必然。我们既要固守优秀的传统,又要向现代化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优秀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继承和保留前人所创造的文化非遗,这是我们民族文化所面临的问题。诸如独龙族这样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严峻考验。从多元文化的视角,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实在必行。云南各民族拥有形态各异丰富的传统和文化遗产,这些传统和文化遗产在云南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工作中,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是划区域进行文化保护。独龙江乡是独龙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核心区域。“就地”不离本土的保护是独龙族文化保护最有效、最现实的一种民族文化保护途径。独龙江乡是独龙族的唯一聚集地,是独龙族传统文化孕育、聚集、传承的唯一地方。把整个独龙江乡划分为三大片区,北部(龙元、迪政当)是独龙族传统文化保留较好的区域,可以确定为“节日”、“祭祀”为主的“民族习俗文化原生态保护区域”。中游地区(孔当、献九当),确定为以“歌舞表演”、“剽牛活动”为主的“民族文化展示区域”,南部地区,与缅甸比邻,与缅甸的边民交往频繁,确定为“民族文化交流与创新区域”。抢救和保护独龙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和文化产业开发以及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都会添砖加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重点保护独龙族文化中的濒危文化遗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形态、行为方式、价值取向都在发生着迅速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国际国内大变革的背景下,深处在祖国边陲的独龙族民间传统文化也同样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在外来强势现代文化面前,极其珍贵的传统文化在迅速消失,独龙族文化保护成为时代的呼唤、历史责任、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现实需要,各级政府和文化工作者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承当起抢救与保护独龙族文化保护的重任。独龙族文化保护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保护不可再生的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二)是保护在现代化进程中通过继承、发展、变异可以重构的文化。

  三是尽快制定相关针对独龙族文化保护的条例。立法,是抢救和保护独龙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的根本措施。2000年5月26日,云南省人大通过颁布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标志着我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依法保护的新阶段。贡山县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条例》中对民族文化保护的内容几乎没有。这对独龙族文化保护极为不利,是独龙族文化因为没有法律的保护而迅速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尽快制定相关针对独龙族文化保护的条例,并写入《自治县条例》中,使独龙族文化保护有法可依。

  四是处理好建设与文化保护的关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指标的增长,而是要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人全面协调发展。发展当然是首要任务,但发展不一定要牺牲或者毁灭传统的文化。解放70多年来,国家对独龙江地区的独龙族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给予了诸多扶持。使独龙族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解放初期,国家派了大量兄弟民族的农业技术人员帮助独龙族搞生产,挖梯田,种水稻,大搞农田水利建设。近年来,国家扶持修通独龙江公路,贯通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并进行“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安居工程等建设,扶持修建水电站、广播电视站、4G网络基站等能源建设以及教学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底,独龙族在全国率先脱贫。在政治、经济上获得了“一步跨千年”历史性飞跃。但一直以来,重建设而忽视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扶持。导致了独龙族文化不断消失,文化传承出现断代的问题。呈现独龙江乡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的态势。独龙族政治权益得到了保障,经济生活前所未有的改善,生存环境得以很好保护,而文化却急速消失。独龙江地区要实现科学的发展,必须把民族文化保护作为与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和重视文化保护工作,提高认识,把文化保护作为党委政府领导政绩考评的一项指标。抢救和保护极其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使独龙江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

(作者:米兰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ILAN SPORT 李金明)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