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杨思灵:践行正确义利观是中国开展发展中国家外交的指导原则

时间:2020/11/16 9:22:02|点击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刻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应对国际变化与挑战的重要力量。今后亦当如此。要增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必须秉持正确义利观,将之作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外交的指导原则,筑牢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意识。

  与一些国家在对外关系上只追求本国利益的做法有所不同,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率先提出践行正确的义利观,实现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所谓正确义利观,就是在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中共同寻找合作的交叉点,在发展中国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的利益。2013年9月,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人民日报发表《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一文时引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正确义利观”的重要阐述:“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地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唯利是图、斤斤计较。”

  第一,中国正确义利观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义利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地帮助”。中国积极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正如《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所指出,中国自身是发展中国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受的贫困与苦难感同身受,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援助。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人员、智力等方面援助,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众生活、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更大贡献。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演讲时这样阐述义利观:“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第二,中国正确义利观是合作共赢的义利观。以往霸权国家追求的是零和博弈,只允许自己发展,对别的国家的发展采取打压的态度,时刻在计算权力的得失,随时在计较其他国家赚了霸权国家多少钱,随时在计较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贡献。中国提出正确义利观,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也是中国在外交工作理论领域内的实践创新,将中国梦与世界的共同发展紧密结合,是中国追求和平发展最真心实意的表现。即便是处于巨大困难的同时,中国也在积极践行和贯彻正确义利观。比如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及之后,中国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与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等中国支持全球抗疫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自身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迅速展开行动,力所能及地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积极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在华采购个人防护用品和建立物资储备库,积极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团结应对基金”在中国筹资,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全球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议。积极开展对外医疗援助,截至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指导长期派驻在56个国家的援外医疗队协助驻在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向驻在国民众和华侨华人提供技术咨询和健康教育,举办线上线下培训400余场;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向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抗疫物资。中国政府始终关心在华外国人士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于感染新冠肺炎的外国人士一视同仁及时进行救治。

  第三,中国正确义利观是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的义利观。中国践行正确义利观既不只重利,也不仅注重义,而是两者兼顾。在与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中国重信守诺,以义为先,再谋合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加强务实合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要切实落实好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正确义利观。就“一带一路”倡议来说,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

  第四,中国正确义利观是长期坚持的义利观。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义利观以来,在各种国际场合及重要会议之中,习近平都会不失时机地加以重申,表明中国提出的正确义利观不是心血来潮,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中国外交要长期坚持的一个指导原则。仅2013年至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先后提到正确义利观40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时,十九大报告更是提出,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第五,中国正确义利观是不断实践中的义利观。中国用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提出正确义利观并不是开出空头支票,而是真金白银的付出。免除对最不发达国家债务、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提供600亿美元支持对非“十大合作计划”、对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债务暂缓的举措等。正确义利观极大地体现了中国责任与中国担当,充分证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是寻求世界各国,尤其是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大国。在气候合作方面,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多年来,中国政府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国将继续坚持正确义利观,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实现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中国将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同周边国家深化互利合作,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同非洲国家共谋发展,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新发展。

(作者:米兰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ILAN SPORT南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杨思灵)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