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罗丹、姜月:续写好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

时间:2024/12/5 17:46:17|点击数:

  摘要

  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本期邀请米兰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ILAN SPORT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罗丹,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博士生姜月,以《续写好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为题,从牢记嘱托当好收信人、接续奋斗走好团结路、不忘初心讲好新故事这三个层面阐释,着力续写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

  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云南各族人民“一心一德,团结到底”、紧紧追随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奋斗历史,更是新时代弘扬民族团结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叮嘱,饱含着党对各族人民的深厚情怀,饱含着对发扬先辈光荣传统、续写誓词碑故事的殷切期望,饱含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谆谆嘱托,更是对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奋斗指引。结合云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实际,围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我们应从牢记嘱托当好收信人、接续奋斗走好团结路、不忘初心讲好新故事这三个层面着力续写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牢记嘱托,当好收信人:结合时代语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牢记誓言,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在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既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象比喻,也是对新时代搞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明确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民族团结誓词碑的落成象征着云南边疆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消除历史隔阂,守望相助,同心同德,浴血奋战,迈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征程。歃血为盟立誓约,抛洒热血护初心,70余载“碑魂”铿锵,正是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四个“与共”理念的生动写照。

  弘扬“一心一德”精神,将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外化于行。要深刻领会回信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指导思想,将其转化为推动民族工作和团结实践的强大动力。云南各族群众是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遗产的“继承者”和“传承人”,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落实责任与担当。云南要围绕努力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定位要求,与时代同驱,为梦想发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政治、经济、文化、情感等各方面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力量。

  接续奋斗,走好团结路:秉承先辈优良传统,矢志不渝跟党走。

  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各族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这不仅是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得出的科学总结,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遵循。要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将“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精神融贯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去。要感党恩,跟党走,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重要保障,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价值指引和行动指南。云南各族群众要弘扬“一心一德”跟党走的誓词碑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记誓言、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要继承好“重诺守信,生死与共”的先辈精神遗产,走好团结路,浇灌团结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谐共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留下了许多历史佳话。特别是在抵御外侮、防止分裂、维护统一的进程中,各族人民空前团结、同仇敌忾,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岁月漫长,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炽热绵长,先烈们以视死如归的实际行动、血与火的坚卓意志,捍卫了云岭边疆大地上结出的“红色硕果”。而今的千千万万“收信人”更要始终牢记先辈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誓言,以“倍加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人心基础。”不断汲取历史经验,传承红色基因,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努力维护“和谐共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关系。

  不忘初心,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去。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通过积极宣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事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围绕誓词碑精神,进一步加强加深民族团结历史文化研究,从历史投射现实,展现70多年来云南各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的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共进、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彰显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云南现象”和“云南经验”。民族团结誓词碑作为团结符号和精神旗帜,为我们提供了重信守诺,生死与共,守望相助的历史文化支撑和行动信念支持。围绕民族团结誓词碑等共享历史文化符号,继续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持续深刻挖掘和整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揭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和各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路径之一。

  充分发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资源,持续提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叙事样板。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民族团结誓词碑不仅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见证,更是启迪当下、鉴照未来的鲜活故事线索,为我们提供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历史经验参照,更是“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积极开展对外人文交流,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生动叙事资源。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经验与实践路径的研究,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规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不断深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实践中,去挖掘更多的故事样板、更丰富的叙事资源,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提供有力话语支持。

  续初心守华章接力团结荣光,承先志卫誓言绘就铸牢画卷。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未来的鉴照者;既是初心的捍卫者,也是使命的践行者。新时代新征程,更应以史为镜、以事为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续写好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

  (本文系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项目“面向东南亚讲好云南生态故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辐射影响力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作者:社会主义论坛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