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锦:习近平总书记大历史思维的丰厚内涵
时间:2020/6/2 16:38:24|点击数:
历史,一般情况下是指已经过去的发展历程或对过去的事实的记载。但是,从总体上看、系统辩证地看,历史、现实、未来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这种将历史、现实、未来看作一个整体,即在时间上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作一个运动、发展、变化的整体,把现在的事同历史的逻辑发展联系起来,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合理预测的历史观,我们称为大历史观。运用这种观点看问题,我们称之为大历史思维。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思维,是一种考虑到古今中外的宏大叙事,指引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贯通历史现实未来的大历史思维,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坚持唯物史观,把握历史规律。从根本上说,贯通历史现实未来的大历史观思维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历史思维最大的特点。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一般说来,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或记录。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过去或曾经发生的真实存在,这种历史是我们存在的根,是现实发展的源头。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我们不能忘本,不能丢掉安身立命的根。另一层含义是对曾经真实存在的真实记录和研究,它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而是对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的总结。历史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教科书,是我们学习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回顾和学习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创造历史只能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是一个整体,不能人为地进行主观割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要对历史进行整体把握,不能把史料学当历史学,要研究历史趋势、历史规律。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历史学习与研究,就是强调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探寻历史本质,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从微观上再现历史进程。通过历史学习,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增强自觉意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本领。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社会上那些否定革命、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打着还原历史的旗号推翻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言论,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突出表现,它必然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混乱和消极影响。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有理论说服力和思想穿透力的辩驳,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时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系统收集史料,完善数据库建设,做到以史为据,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形成一系列专门的史学著作,为社会科学各学科提供基础知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史学知识的支撑,为国家决策提供真知灼见。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对历史研究提出的要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坚持人民立场,着眼新的实践。历史是运动发展的,其总趋势是前进的。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思考问题、对待历史要历史感,必须搞清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走向何方。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从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来看,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是通过现实实践创造的。因此,尊重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事实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因此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唯有如此才能同广大人民一道将改革与发展推向前进。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接续的过程,“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就当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说,必须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以我们做的事情为中心是由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拓性事业,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开拓、发展。“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过去是现在的过去,未来是没有到来的现在,以现在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要真抓实干。面向未来,面对挑战,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只要做到万众一心、真抓实干,世界上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
坚持目标导向,坚守理想信念。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既是人们实践活动中不同环节的要求,也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从逻辑上说,问题导向是现在通向未来的中介或桥梁,目标导向是未来引领现在的灯塔,结果导向是检验未来目标实现程度的试金石。
做任何事情都是会碰到问题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抓工作就是抓问题,做工作就是解决问题。问题和机遇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问题没有解决好就会影响未来发展,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就会变成机遇,机遇是有利于未来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解决好问题,就是抓住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要解决好问题,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
目标是根据历史和现实发展所确定的未来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目标是活动的预期目的,为活动指明方向。目标是分层次的,有长期的,有短期的;有宏大的,也有细小的;有艰难的,也有容易的。目标对于要实现目标的主体来说,具有凝聚力量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长远来说,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远大目标。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在新时代,我们必须以大历史思维系统地审视历史、现实和未来,以问题定目标,以目标促结果,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为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和智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来源/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