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社科视窗

林振义:回答时代课题 推进理论创新

时间:2020/9/23 14:07:20|点击数:

  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在波涛汹涌的世界经济大潮中,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大船,迫切需要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为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这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这样。因此,当形势、任务、工作要求发生变化时,要能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而不能让思想和认识还在原地踏步、落在时代和实践的后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不断通过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来推进理论创新。比如,在深刻洞察时代风云、科学研判时代大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环境和外部环境又都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也发生了变化。事变时移,变法宜矣。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及其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以及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

  育新机、开新局需深刻洞察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新方位

  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我国在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之后,就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今天,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中长期的,是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的相互交织。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科学谋划、统筹推进。

  新机遇、新挑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亟需作出科学回答。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有利于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全党更好认识我们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各方面工作重点,从而从容地为今后几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谋篇布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的互补性很强,通过发展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加入国际大循环,进而带动了国内经济循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沉渣泛起,特别是疫情大流行使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到冲击。与此同时,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统一市场的建立、人力资源的提升、科技创新的驱动,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已具备新的比较优势。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既具备现实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新发展格局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还要做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逆全球化思潮难以阻挡经济全球化浩浩荡荡的洪流。随着我国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随着我国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我国的发展也可以更好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世界各国可以更好分享我国发展的红利。

  应当认识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短期之策,也不是应对某些国家遏制我国发展的权宜之举,而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着眼我国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路径在于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可以说,这是在新发展阶段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路径。

  国内大循环,生产是起点。我国的供需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供给体系优质高效,国民经济循环才能畅通无阻。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从供给侧发力,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工业体系完整优势,稳定制造业发展,坚定依靠创新驱动,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发展壮大新动能,从而改善供给结构,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扩大内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国内需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守正创新,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增强发展动力。要着力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同时,还要通过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制度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

  进入新发展阶段,一个时期内会更多地开顶风船。对此,我们既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要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我们要把思想和认识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更加坚定地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适应新发展阶段,更加努力地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

来源/作者: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