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社科视窗

杨金海: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时间:2020/8/4 14:54:32|点击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有很多亮点,其中一个突出亮点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关系我国思想文化发展方向和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对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领导思想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为做好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也为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根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做好当前和未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就努力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思想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主张。即把党的最终目标确定为创造一个共产主义的新社会,把革命的任务确定为以俄为师,组织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进行阶级斗争,铲除资本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性质和革命任务,党的二大正式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建设,由此积累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丰富经验,并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措施。这就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这就确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见,我国政权的性质和组织形式的确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党的指导思想,尽管其内涵在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一点上始终没有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指导思想表述的继承,又是重大的制度创新。这必将进一步引领我们党和国家从制度层面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认识,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确保我国思想文化发展永远朝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前进,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永远朝着科学社会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前进。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对我们党长期领导思想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奋斗史,同时是一部领导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百年创新史。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启蒙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更加自觉地领导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事业,即使是在十分艰难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始终没有停止,而且有日益壮大之势。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教育人民。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把“扫盲”识字运动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紧密结合,收到良好效果;通过加大教育制度改革,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国民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教育之中,加强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大力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毛泽东选集》以及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读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革命文艺事业和科学文化事业等。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用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人民,从而保证了我国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倾向,我们党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思想,坚持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从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研究、高校教材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建设工作,提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等重要思想,全面加强党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界、思想文化界、文艺界、新媒体等领域的领导。当前,我们党在继续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同时,大力推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实现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对我们党长期领导思想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贯彻落实好这一要求,我们就能够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引领思想文化建设的辉煌历史、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总结好,把各项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完善化、科学化、定型化,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做好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我们党领导思想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很好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的思想文化就健康发展,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坚持得不好,发生动摇和偏差,就必然造成思想文化上的混乱,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损害。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一方面,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面临着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国内外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的任务更加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坚持党和人民的共同目标方向,夯实共同思想基础,汇聚起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只有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才能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到新的阶段。通过多年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但要把马克思主义打造成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典藏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学理性载体建设,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载体建设,诸如文化讲堂建设、伟人形象塑造、礼仪制度建立等。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为马克思主义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的内心世界提供条件。

  只有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才能进一步做好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工作。其中包括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大众文化建设等。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做好互联网文化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媒体中的思想文化发展,并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还需要下功夫研究解决。

  只有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才能进一步做好党的理论武装工作。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在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必须有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这套制度体系,并做到长期坚持,就能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作常态化,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牢固的精神支撑。

  (作者系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来源/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