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社科视窗

陈金龙:新时代党的建设呈现新特点

时间:2020/6/30 16:11:29|点击数:

  新时代开创新境界,新举措带来新气象。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党的全面领导得到加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纳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合理,党的建设问题导向更加突出,新时代党的建设呈现新特点、新态势。

  第一,党的全面领导得到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成为“十四个坚持”之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任务。如何理解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方式是什么,党的十九大以来,思路越来越清晰和明确,相关举措相继出台,收到了明显效果。

  党的全面领导是全方位领导,覆盖各类组织主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要求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实际上明晰了党的全面领导覆盖的组织类型。通过健全各级党委(党组)工作制度,确保党在各类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党的全面领导是总揽而不包办,领导而不代替,使各类组织主体依法依章开展工作。党组是党对非党组织实施领导的组织形式,2019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以规范和改进党组工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领域领导,覆盖各项事业。事业有别于事务,相对而言,事业比较宏观,事务较为具体。党的全面领导不是包揽各种具体事务,而是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军队和国防建设、外交等各项事业进行总体谋划和布局,把方向、定原则,以体现党的全面领导,使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党的全面领导是全过程领导,覆盖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原则和问题、党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的事项和只能由党中央决策的事项,必须向党中央请示报告。2019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对党组织应当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报告、报备的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体现了党的全面领导的过程性。

  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的全面领导的落实有赖具体制度的安排,如何优化党的全面领导,规范全面领导方式,是制度建设面临的任务。

  第二,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纳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政党是以执政为目标的政治组织,获得执政地位的政党不同程度担负国家治理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长期担负国家治理的任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中轴地位。同时,党的领导地位也需要借助国家治理来实现,由此决定党的领导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内在关联。

  一般来说,党的制度与国家制度具有不同内涵与运行机制,党的制度作用边界是党内,国家制度作用边界是全社会。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使党的制度体系与国家制度体系出现了部分重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首要内容,凸显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

  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设计来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既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内容,也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容。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成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纳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既有利于确保党的领导地位,也有利于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使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第三,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合理。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行了新谋划,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一总体布局较之以往,强调了政治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将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十九大以来,一再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求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增强。201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出台,明确将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作为党的政治建设重点,并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巡视等具体制度安排,党的政治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与优势,党的十九大以来更为重视纪律建设,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此外,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进一步明确和规范。2018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反各种纪律行为的处分作出明确规定,以适应新时代纪律建设的要求。

  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各领域。制度建设以往被视为党的建设的具体领域。党的十九大以来,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各领域,提升了制度建设的地位。2019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完善了党内法规的定义,更加全面准确地阐明了党内法规的属性、特征和功能,使党的制度建设走向规范化。

  第四,党的建设问题导向更加突出。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问题,而是力求解决问题,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突出特点。

  党的十九大以来,尽管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将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的职责,最高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反腐败相关职责整合,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强化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的全覆盖。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是近年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其突出表现是务虚不务实,大搞假大空,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痛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求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作风。2018年9月,中央纪委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及时通报各地发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特别重视解决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并通过解决形式主义的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

  基层党组织是党生存发展及功能发挥的基础。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针对以往党支部组织力和政治功能弱化的现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全面提高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2019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为解决城市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政治功能不强、领导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工作水平。

  以问题为导向,有利于提高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效,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实现党的全面领导。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来源/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