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社科视窗

“中国之治”时代人口研究新动向及其展望(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终特刊:社会学)

时间:2019/12/26 12:53:51|点击数:

  2019年既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走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节点。回望新中国70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探索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不懈努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更是标志着中国进入中国之治新时代。站在中国之治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复杂多样的新格局,其中突出体现出人口结构老龄化、人口分布集聚化、低生育水平常态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婚育模式差异化等鲜明特点。面对人口发展遇到的新环境,有无数的现实问题亟待学界研究和回答,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国之治时代的必然要求。2019年,人口学界继续坚持以现实为导向、与实际相结合,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预判人口发展趋势、推进城镇化和促进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等重要议题作了深入研究。

  探索应对老龄化的中国之治方案

  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且预计老龄化程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加深。中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大,老龄化速度之快、程度之深,给新时代国家人口公共治理带来持续挑战。《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对到2050年积极应对老龄化工作作出战略部署,指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学界针对中国老龄化现状,围绕应对老龄化问题开展了丰富且有成效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社会财富储备对应对老龄化的物质保障作用。一些学者从养老保险覆盖率、缴费率、金融运作等入手,探究养老金的可持续运作,还有学者客观剖析了养老保障对精准扶贫效果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升、社会福利效应加强等方面的影响机制。二是从家庭和社会角度全面评价老年照料体系,进一步分析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以老年群体为对象的服务资源供给和需求,为填补养老资源的缺口提供符合国情的解决方案。三是高度重视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从积极老龄化、“健康中国”等全局视角出发,结合老年人身心健康联系紧密、不可割裂的特点探究社区贫困状况、养老模式选择、信息渠道接触等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理。四是从新时代的家庭结构出发,重新审视老年人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对老年人承担孙子女隔代照料、留守老人等议题进行详尽分析。

  预见人口发展新趋势

  中国之治时代,我国人口发展也进入全新格局。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启以及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人口逐渐从经典人口转变阶段向后人口转变阶段过渡,低生育模式逐渐常态化、稳定化,人口负增长渐行渐近,婚姻模式发生重大改变。新的人口发展阶段中,要保持贯彻以人为本的人口发展理念,坚持适合国情的人口发展道路,就势必意味着要对人口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前学界对人口发展趋势的研究热度不减,在延续以往研究热点的同时,与时俱进,在人口转变新阶段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一方面,学者对过去几年广受关注的生育政策变化、生育率偏低的状况持续跟进,包括运用舆情大数据等方式评估生育意愿、考察和评估低生育陷阱的国际经验、分析家庭和社会生育目标偏离情况、探究生育政策的持续性影响等。另一方面,部分学者将关注转向人口变迁,对新中国70年来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规律性进行探究,认为中国已进入第二次人口转变阶段。此外,与死亡相关研究也在当前人口学界获得不少关注,研究主题涵盖了死亡率评估方法、预期寿命影响因素、死亡率状况和变动趋势等,为人口结构转变时期的人口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持。

  推进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核心的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中国之治的治理成就,必须加快实施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核心,坚持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当前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2019年人口研究紧密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重点从两个重点领域进行探索:一方面,多角度评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展,研究既关注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健康状况等基本情况,也探究了非正式就业、人口政策、市场化进程等对居留意愿和流动行为的影响,还对迁移带来的家庭结构、就业状态、婚姻模式、代际差异改变作了分析。另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对城镇化发展进行深入解析,关注包括京津冀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城市规模效应、高等教育人口作用等多个话题。

  直面人口与经济发展的核心议题

  人口与经济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状况都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人口研究直面重大现实问题,构建多角度、全方位的新时代人口研究体系。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形势,学界重点关注如下人口与经济的核心议题:一是从宏观视角切入就业领域,关注中国制造业外移、技术创新、制造服务业转移等带来的就业效应。二是对女性、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社会就业情况持续跟进,一些学者从生育政策、生育年龄、家庭照料支持角度论证了女性的就业参与,也有学者关注了非正式就业、土地确权等与流动人口就业选择的关系。三是继续对收入进行深入解析,包括收入与幸福感、地位获得、心理健康的关系,老年群体、残障人士、流动人口等收入状况,收入测度方法创新等。

  2019年,中国人口研究具有三个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更加关注中国之治时代人口发展新动态,重点聚焦老龄化新国情、人口发展新格局、新型城镇化新方向等研究领域。二是更加关注中国之治时代人口治理新方案,包括探索积极老龄化制度安排、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体制机制、经济新常态下人口要素优化等中国本土化方案。三是更加关注中国之治时代人口研究多样性,其中不仅关注人口要素本身的变化特点及其规律性,同时也关注人口要素与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之间的关联性,从跨学科视角剖析当今人口研究领域和主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国之治时代呼唤人口研究的历史使命担当,预计未来人口研究在延续关注2019年相关议题的同时,将重点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讨中国之治时代人口研究理论话语体系,尤其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理论与方法体系,这也是时代赋予人口学界的历史担当。二是聚焦后小康社会人口发展新动态、新议题与新方略,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新特征、应对老龄化新思维、高质量城镇化新思路以及经济发展对人口要素的新要求等议题。三是凸显中国之治时代人口研究的智库作用,特别是在重大人口议题上发挥其学科优势,推进人口研究新型智库建设。毋庸置疑,中国人口研究将进一步揭示人口发展的新趋势新格局,构建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口研究体系,开拓人口研究新格局,立足中国本土实际,推动形成中国人口治理新方案,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杰华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聂嘉炜)

来源/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