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社科视窗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报告(2017)》发布 率先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

时间:2018/5/8 15:13:22|点击数:

  4月24日,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湖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建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谢寿光致辞。湖南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小毛主持会议。湖南省社科院绿色发展研究团队负责人方向新研究员作成果介绍。与会代表湖南省两型办副主任刘怀德,湖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宇文,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汤建军,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友等发言

  《报告》是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绿色发展研究团队推出的首本跨省域大区域级绿色发展报告,是国内推出的关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整体性研究的首部专著。鉴于国内学术界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究上尚存在着整体性不够、流域特色稍弱的问题,本《报告》注重了三个突出:突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突出绿色发展的多层次评价;突出绿色发展重点领域的分析。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

  其一,在全国率先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简称“长江指数”。本《报告》按照“反映广义范畴的绿色发展、体现长江经济带区域特征、考虑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注重指标的稳定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3个层次:与国内类似评价相比较,本评价体系重点突出了水资源、水生态的内容,绿色承载力层次均为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指标,这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保护和修复,作为界定经济带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标识的相关要求相吻合。

  其二,首次从流域、区域、省(市)域三个层次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进行了评价分析。主要结果有:①。从2011至2015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长江指数”由49.39上升至56.35,其中表征生态绿色化的绿色承载力指数上升趋势最为平稳,说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但绿色增长度和绿色保障力层面的部分二级指标有所波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创新驱动指数自2013年后回落明显,绿色投入水平增幅有限等。②在绿色发展总体水平上,以东部区域居首位,西部区域居第二位,中部区域暂居第三位。从3个一级指标来看,东部区域的绿色增长度和绿色承载力均居首位,这得益于其经济绿色化转型相对领先,且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但西部区域的绿色保障力指标领跑各区域板块,主要是西部省市对生态环保领域的投入比例高于东、中部区域。③。长江经济带11省市从绿色发展水平上可分为3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上海,评价指数超过70分,高达77.7分;第二梯队为浙江、江苏和重庆,评价指数处于55-70分之间;第三梯队为贵州、湖北、四川、云南、湖南、安徽和江西,评价指数处于47-55分之间。从7项二级指标来看,上海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开放协调、水生态治理4项指数上拔得头筹,浙江、贵州、江西则分别在水资源利用、绿色投入、绿色生活指数上名列榜首。

  其三,突出了绿色城市、绿色产业、绿色消费三大重点领域的绿色发展分析。绿色城市评价显示:在绿色增长度上,以上海、杭州、武汉为高;在绿色承载力上,以长沙、成都、武汉为高;在绿色保障力上,则以成都、武汉、合肥最高。但目前尚存在上、中、下游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大、联系低、协同发展不足的突出问题。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之间存在显著的产业梯度和要素禀赋差异,产业能级沿长江流向呈递增趋势,要素丰裕度则沿长江流向递减,应通过错位发展和合理布局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绿色消费制度不完善、绿色产品市场鱼龙混杂、绿色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等仍为突出问题。

  其四,提出了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整体上,尤要针对创新驱动和绿色投入提升相对较慢的问题,加快资源环境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要素投入和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在区域绿色协调发展上,加快中、西部区域赶超力度仍为重点,中部区域应特别关注制造业升级和水资源节约问题,西部区域需要在传统产业改造上下功夫;从绿色城市、绿色产业的培育上,应注重城市群绿色协作,协同打造高科技研发中心、绿色制造中心和资源型产业绿色化改造示范区。

来源/作者: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网 责任编辑:代丽